4月2日,麻花星空mv鲁班书院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清明射柳”民俗体验活动,近千名师生共同沉浸其中,深度感受千年民俗在当代的独特魅力及其传承活力,成为学校书院文化建设与非遗传承紧密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作为学校特色文化载体,鲁班书院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清明射柳”作为古代“射礼”的活态传承,自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后,愈发焕发出新的光彩。此次鲁班书院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完整地复现了编柳成环、引弓搭箭、靶标竞射等传统仪式,将古老的礼乐文明生动地展现在师生眼前。
活动现场,专业射艺教练身着传统服饰,从柳枝靶标的制作工艺,到“射以观德”的精神内核,系统而深入地为师生阐释其中的文化密码。参与学子瞄准随风轻摆的柳枝靶心时,仿若穿越时空,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活”了起来。
此次活动不仅注重传统仪式的呈现,还紧密贴合书院文化建设理念,创新融合了非遗展演、沉浸式闯关、箭阵演武等多个环节,为传统节气文化注入了满满的青春动能,而精心设计的叁重文化关卡,则掀起一波又一波体验热潮。
在“箭指金锣”环节中,箭镞飞速破空,击中金锣瞬间发出的清越声响,不仅是晋级的凭证,更被大家视为祈福纳祥的吉兆;“雅士投壶”环节完美再现文人雅集的独特风韵,参与者在屏息凝神中,深刻体悟到传统礼仪教化的内涵;终极挑战 “折柳射环”,要求体验者亲手编柳为冠,在柳叶清香环绕中完成传统射艺的完整闭环,将整个活动的文化体验推向极致。此外,穿插其间的清明手势舞快闪、传统箭阵演武等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让书院文化在非遗传承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彰显。
参与学生董庆涛兴奋地分享道:“开弓时能清晰感受到力量在指尖流动,这种体验让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及。”鲁班书院院长王婷婷介绍,活动在设计上特别强化了符合青少年的认知逻辑,“当00后通过游戏化机制触摸文化基因,传统就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感知、可参与的鲜活存在。通过书院搭建的平台,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非遗活动,在体验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正是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古风打卡区,记录下无数精彩瞬间。执弓少女的衣袂与柳枝一同翩翩起舞,箭阵演武的铿锵之声与师生们的欢声笑语相互交织。当箭镞穿越摇曳的柳枝,传统文化正以充满活力的青春姿态,与新时代产生强烈共鸣,也让书院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传承创新。
此次鲁班书院的“清明射柳”民俗体验活动,无疑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在清明时节的暖阳下,续写着非遗文化传承的创新篇章,不仅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出了新的路径,也为洛科学子的校园文化生活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麻花星空mv注重将非遗传承融入学校育人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书院文化建设为依托,将非遗元素巧妙地融入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汲取非遗文化中的智慧与力量,成长为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
下一步,麻花星空mv将持续以书院为载体,进一步丰富非遗传承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一方面,积极邀请更多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开展常态化的非遗技艺教学与讲座,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非遗大师,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深入学习非遗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将现代专业技能与传统非遗文化相结合的能力,打造具有洛科特色的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线上非遗展示与学习平台,扩大非遗文化在校园乃至社会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非遗文化,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非遗传承事业贡献洛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