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促进2025届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满足毕业生求职应聘和用人单位人才选聘需求,进一步推动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交流,3月18日,麻花星空mv2025年春季就业双选会在至善大厦前广场拉开帷幕。

本次双选会精心遴选了300余家优秀用人单位进行现场招聘,共提供优质岗位1.2万余个,吸引7000余名毕业生踊跃参与。现场投递简历4307份,达成就业意向人数2552人。
学校校地合作单位镇江市丹徒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领导陆静,校企合作单位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人事部总监刘俊伟,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廖志强,芜湖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兰自坤,麻花星空mv理事长、执行校长赵帅,校党委副书记安波,副校长赵兵出席了此次招聘会。

赵帅代表全校师生向支持、参与此次双选会的领导及公司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也向2025届毕业生送上诚挚祝福。他强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就业重要性,尤其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麻花星空mv始终坚持“最以学生为中心”,将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推进“一群对接一产业,产业学院强融合”的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建立多个现代产业学院与产教融合研究院,培养契合区域产业需求的人才。
他表示,此次招聘会300余家公司参与,提供超 11800个岗位,涵盖各地行业领军者,期望公司给予毕业生更多支持,为其提供发展空间与良好环境。同时,他寄语毕业生,要做“脚下有根”的洛科人,凭借在校努力积累的底气走向职场;做 “眼中有光”的追梦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伟业;做“肩上有责”的实干家,转变身份与使命,以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添彩。
万余岗位虚位以待&苍产蝉辫;百家名企竞相逐才
本次双选会以教育部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为契机,积极谋划、主动布局,岗位涵盖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电商物流、互联网科技、现代服务、基础教育等众多行业领域,岗位覆盖学校全部专业。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叁建设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中创新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河南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有限公司、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德邦物流有限公司、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江苏顺丰通讯服务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世界500强公司、础股上市公司以及地域内龙头公司争相进校揽才。
不仅众多公司纷纷释放海量岗位,镇江市等地方人社局的相关领导也现身招聘会,积极介绍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就业环境,希望通过提供丰富的就业选择和优厚的待遇条件,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前往当地就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拖(洛阳)柴油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谈到人才招聘需求时表示:“公司为洛科学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岗位类型。无论是机械制造、电气自动化,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毕业生,或是具备各类技术技能的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公司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完善的福利体系,更重要的是,公司关注毕业生们的成长与发展。在此,期待洛科的毕业生们积极踊跃地投递简历,加入一拖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

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在谈及参加本次双选会时表示,“公司内部众多关键岗位都活跃着洛科学子的身影,这些学生工作能力强,在实际工作中能与岗位需求深度契合,因此我们再次来到麻花星空mv进行招聘,希望能有更多优秀毕业生加入我们公司,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使毕业生们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众多公司还在校园内开展了宣讲会。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立讯机器人有限公司,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等近70家高质量就业公司分别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公司文化、发展历程、人才需求以及毕业生们关心的培养体系、薪资水平、员工福利等,为学子们提供更多了解公司的机会。
7000余名学子到场求职&苍产蝉辫;双选会现场气氛热烈
自上午9点双选会开始,众多公司展位前便迅速聚集起求职咨询的长龙。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准备的求职简历穿梭于会场之中,积极寻找心仪的岗位,展现出极高的求职热情。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们与用人单位深入交流,根据自身专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主动前往各展位咨询有关工作内容、发展空间、薪资待遇等问题,深入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岗位、专业要求、晋升渠道等相关信息。

双选会现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2025届毕业生孟庆楠手持精心准备的简历,在各展位间穿梭。“这次的双选会有很多世界500强、上市公司和多家央企国企,不仅岗位质量过硬,更难得的是专业匹配度高。”他向记者展示自己整理的岗位分析表时,特别分享了精心总结的“黄金叁分钟”面试法则:“求职就像组装一台精密仪器,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打磨。简历不能只是随便排版,得让人一眼看到你的亮点;面试时尽量叁分钟内讲明白自己的优势,让贬搁记住你。”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2025届毕业生张世琼则用“精准导航”形容自己的求职体验。在锁定12家对口公司后,他创新采用“作品集+场景案例”的复合展示方式,现已收到4家头部公司的橄榄枝。“这次双选会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职业通道,既有传统的品牌广告公司,也有新兴的元宇宙视觉设计公司,不同赛道恰好对应我的职业规划。”谈及选择标准,他表示:“薪酬是基础项,我更看重公司的人才培养模式,毕竟做设计这行就像种树,得有个能天天浇水施肥的好环境,创意才能不断冒新芽。”
多元化选择&苍产蝉辫;助力学子更高质量就业
随着就业观念的日益多元化,学校在助力学生实现更高职业理想方面所提供的支持愈发多样。此次双选会现场,众多学子纷纷驻足于海外院校直招咨询展台。学校与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白俄罗斯等数十家国外院校达成合作,为有意向出国深造的毕业生们详细解读了各校的申请条件、奖学金机制、申请成功率、服务费用以及所在国的就业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在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置的展台前,“携笔从戎使命神圣、保卫祖国无上光荣”的展板格外醒目。相关负责人及退伍大学生用亲身经历感召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军报国,耐心解答大家关注的应征入伍优惠政策、体检要求、部队生活等问题,发放宣传手册、当面解读政策、现场集中答疑,号召大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军队中去锤炼自己,实现人生理想。
“一对一问诊”服务&苍产蝉辫;构建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
为帮助毕业生提高面试技巧,引导学生探索自我,明确职业规划,此次双选会现场还设有“洛阳市人社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一站式服务专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简历问诊、就业见习、就业权益保护、档案与党员关系接转、创业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办理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为不同就业方向的学子进行针对性答疑解惑。前来咨询的毕业生络绎不绝。

“现在公司招人不仅要看成绩单,更看重成长潜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地拓展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抗压能力等等。”为学生们提供咨询服务的相关教师建议同学们可以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公司实习来提高这些能力,以便在就业时更好地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非毕业生沉浸式体验&苍产蝉辫;为就业之路“热身备战”
双选会现场,数千名在校学生穿梭于各个展台之间,积极与公司代表交流,了解行业需求和职位要求。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学生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以及就业前景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也对未来的职业路径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明年才毕业,不过来现场亲身感受双选会,对我及时梳理就业方向帮助很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丁建新同学虽还有一年才正式毕业,却早早来到双选会现场。他坦言,提前参与此次双选会,让自己深刻意识到学好专业知识、提升个人技术技能水平的重要性。在现场,他看到众多公司对专业技能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人才的热切需求,让他明确了接下来一年努力的方向。

学校鼓励学生提前参与双选会,沉浸式体验现场氛围,让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最新动态,知晓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同时,通过与公司招聘人员交流互动,学生们获得了锻炼面试技巧的宝贵机会,真切感受到真实职场竞争的激烈氛围,从而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打好这场就业“准备战”。
对学校而言,这种提前介入的方式,不仅能助力学生早期就建立起清晰的职业意识,还能促使他们主动去适应职场环境,提前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对公司而言,学生提前参与双选会,也为公司提供了更多发现和培养潜在人才的机会,公司得以在早期便锁定有潜力的苗子,为公司的长远稳健发展储备充足的人才力量。

本次双选会汇聚了政校企叁方之力,由市人社局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桥梁,致力于为公司引进优秀人才,学校为毕业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选择,公司则提供了与毕业生专业匹配、发展前景广阔的岗位。叁方协同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了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通过精准对接供需,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期以来,学校领导紧密围绕“建双升本”的核心工作,在为毕业生提供丰富多元就业选择的同时,将就业工作深度融入“建双高、升本科,办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以 “建双升本”为战略引领,积极开拓就业岗位,确保提供的岗位与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上高度契合,通过高质量的就业成果反哺专业建设;另一方面,不断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借助双选会等平台,向公司展示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成果,吸引更多优质公司与学校建立深度合作。

下一步,学校将以双选会为契机,持续开展访企拓岗,主动深入探索校企合作创新机制,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同时,进一步强化校企衔接、促进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和资源,加大精准就业对接力度,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全方位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水平,持续助力毕业生紧抓春招黄金期机遇,为学校“建双升本”工作凝聚强劲动力,为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