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星空mv

*点击任意处关闭搜索框

工匠精神筑牢技能河南建设的“洛科答卷”

发布时间:2023-08-21 点击:

2023年6月,电子商务学院立项的河南省哲学科学规划办专项课题《技能河南建设研究》顺利结项,并取得结项“良好”等级,喜获3万元的基金资助奖励。该课题由张甲立院长主持,李举锋副院长、张爱芳老师、党佳老师、王鸿翔老师、李小敏老师共同参与完成,团队成员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全面剖析了技能河南建设领域的现状、问题和机遇,同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和对策,为推动河南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重要指导。

技能河南,成果丰硕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论文,掌握其在河南省的实施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先后于2022年10月在大河网发表《从校企融合看技能河南建设的路径与对策》,11月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发表《依托“技能河南”建设着力培育工匠精神》,2022年12月在《科技经济市场》杂志发表《数字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探究——基于技能河南建设视角》,2023年1月在《产业创新研究》杂志发表《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河南建设路径探究》,从不同的维度对技能河南建设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结论。

建言献策,服务地方经济

课题研究着力政府层面,全面统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技能人才建设的法律体系

从河南省制定了《对于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来,河南省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和规划力度不断加大。但是,保障技能人才的职业培训权利的法律法规却始终没有出台,技能人才的基本权利在法律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政府要加强对于技能人才的立法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2.培育河南优质人力资源品质,设立河洛人才建设专项基金

加快培育彰显河南特色的人力资源品牌谱系。围绕产业优势和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河南护工”“河南码农”“河南电商”“珠宝豫人”等省级人力资源品牌,持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价值、扩大品牌影响。

3.加强宣传表彰,树立一批技能人才模范人物

挑选一批在不同领域和行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技能人才,采用技能展示、技能大赛、巡回讲座、网络媒体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并给与物质与经济上的奖励。以这批技能人才模范人物为行业标杆,激发广大的技能人才的工作热情与活力,鼓励他们树立榜样,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锚定方向,培育工匠精神

课题研究面向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优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1.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河南”建设以人才为主体,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在于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首先,要不断增加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实践基地数量。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和专业特长,结合与之共建的公司的发展和定位,充分考虑到公司人才培养需求。其次,不断建设校企合作的技能人才产业园区。职业院校要积极与知名行业公司共建集学生生产性实训、公司产物开发、新产物开发、教师下公司锻炼、教师科研等产学研为一体的产业园区。以一两所高职院校为龙头,以相关院校和合作公司为主体,以促进职教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实现集团成员“共赢”为目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推进基于多方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方式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联合办学,选修第二学位等对于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促进作用。河南高校不仅要自身内部合作,而且要与科研院所、公司、政府等外部合作,高校主导的外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指的是瞄准急需的战略性的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等领域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培养领域和行业内的技能人才。

3.重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当今河南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面对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河南对于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而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周期,因此,高校要重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躬耕不辍,砥砺前行

以技能河南建设研究课题为契机,电子商务学院将继续脚踏实地,守正创新,聚焦学校内涵式发展,以科研为基,提升教学水准,夯实内涵基础,以师德为先,涵养学术精神,追求学者风范,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同时开展以凝练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搭建科研平台、进行项目培育、营造学术氛围等要素为内容的科研管理创新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当前页面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