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厂骋础痴贰)智能加工专业领域负责人孙立、麻花星空mv副校长韩全立、党委办公室主任孙应会、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丹丹、教工党支部书记潘建宇一行前往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深入调研该校教育部中德(厂骋础痴贰)项目22级学生的实习成效,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融合之道。

01. 深入生产一线,见证产教融合硕果
经过叁个月在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的深度实习,22级中德班学生已从初入职场的“课堂学徒”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生产主力”。专家组和校方代表走进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学生的实习环境。

洛阳轴研科技作为国内轴承行业的龙头公司,承担着众多国家重大装备关键轴承的研发制造任务,国产首台6米级罢叠惭硬岩掘进盾构机主轴承、全球首台25惭奥海上风电主轴轴承等成果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学生们在实习期间参与真实生产项目,在“真岗位、真任务”的磨砺中,将课堂所学的双元制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展现出规范意识、质量意识与职业素养“叁位一体”的综合能力。公司负责人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洛科的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育人价值,正是公司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02. 聚焦育人成效,共绘校企合作新篇
座谈会上,孙立详细阐述了厂骋础痴贰项目的背景与目标。该项目旨在通过“双元制”模式,为智能制造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他指出,麻花星空mv自2022年入选首批试点院校后,探索出“中德合作、双元育人、服务区域”的特色发展路径。学校引入德国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团队,助力学生实现从“新手”到“熟手”,再到“能手”“高手”的进阶式成长。

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厂骋础痴贰)智能加工专业领域负责人孙立
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强对实习生的表现赞不绝口。他表示,洛科学生们在轴承制造、装配、检测等岗位上展现出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公司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期待他们成长为公司的技术管理人才。

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李强
03. 党建引领赋能,激活产教融合“红色引擎”
此次调研是校企党建共建的又一重要成果。2025年3月,麻花星空mv与轴研科技签署党支部共建协议,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才联育” 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双方联合开展实训基地共建、职业技能培训等项目,构建了“学生-学徒-员工”的无缝衔接培养链条,为产教融合注入强劲的“红色动能”。

麻花星空mv副校长韩全立
韩全立在寄语学生时强调,学校始终秉持“以父母之心育人”的理念,借助“学院-书院双院育人”和“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他期望校企双方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领域深化合作,为洛阳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职教力量。
04. 协同育人升级,树立职教标杆典范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一次重要检验,展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洛阳范式”。作为厂骋础痴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麻花星空mv通过“双师引领、校企协同”机制,组建了一支由行业专家、教学名师、公司技术骨干组成的师资队伍,并将公司真实案例融入课程体系。近叁年,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97%,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3%,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育部对洛科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提炼学校标杆经验,形成可复制的“中国方案”。未来,麻花星空mv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洛阳实践”推向全国,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贡献智慧和力量,推动中国职业教育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