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让学生坚定梦想,才能唤起更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有了梦想的支撑,剩下的就是为梦前行。

教研室组长
岳留洋
马克思主义学院
独创高数解题方法,为学生“筑梦”,陪学生“追梦”,让学生梦想成真。他是成就学生梦想的助跑者。
以赤诚之心教学
一支粉笔书写知识,叁尺讲台凝结心血。自入职洛科以来,岳留洋携着赤诚的初心,带着多年辛勤探索的经验,在做好教师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进。他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独立研究出20余种高等数学速算方法,激发了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极大兴趣。
在做高数学情分析时,岳留洋更加注重了解学生在关注什么、有什么疑惑,也会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注重解题方法简单化、多样化,尽可能地回应学生提出的问题。除此之外,他还会认真钻研思考,怎样才能把高数课堂上的授课内容讲清楚。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学习,岳留洋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备课体系,除了准备基本的讲课内容,他还会根据授课学生的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注重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

在教学过程中,岳留洋坚持为学生“筑梦”,陪学生“追梦”。
“只有让学生坚定梦想,才能唤起更多学生对高等数学的浓厚兴趣。学生有了梦想的支撑,剩下的就是为梦前行。”
要让高等数学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算出题目中的答案,就不能依托于教材中的解题方法。因此岳留洋几乎每天都要研究上百道题目,想以此推敲演算出更多简单解题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解出高等数学题目。
他的默默付出感动了无数学生,让他们在学历提升的路上更加坚定、自信,也让他们更加相信岳留洋的建议和规划。于是很多进入本科院校的学子们,如今继续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位。
积极推进思政改革
思想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岳留洋始终将思政课堂作为坚定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为了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他和团队教师积极推进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思政教育,最难做到的就是深入浅出的讲授。”为了做到深入浅出,岳留洋带领其他教师首先是“备学生”,在每个学期开课前充分了解所带班级的专业背景、学习要求、思想状况等,有的放矢做好教学设计;其次,是“备课堂”,他注重话语体系的转换,用学生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授课,将宏大的思想政治体系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最后一步是“备能力”,他注重问题导向,通过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

除此之外,为了挖掘宣传大学生积极进取、拼搏奋进的感人事迹,他注重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在筑梦成长中感受道德风范。
为此,思政教研组先后组织了以“星耀洛科·筑梦成长”“读经典 提正气 青春志 中国梦”为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起文化之帆,扬爱国之志”看望抗美援朝老兵活动及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学习等活动,并多次被河南高教、学习强国等平台报道。
“我希望通过入脑入心、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活动,让同学们从中汲取力量,不断砥砺前行。”
教学科研不止步
做好科研是身为高校教师的岳留洋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科研一方面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教研,就不是好老师。”
不断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岳留洋先后参与了市级课题《大数据视角下洛阳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问题研究》、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创新项目《民办高校党的组织机构建设》,为推进个人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积极努力着。

怎样教好书、育好人,是岳留洋常思常新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他注重把自己的教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枯燥的理论和实验操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他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振兴中华最为关键的角色。
岳留洋让同学们发现数学之美,激发科学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同时,他注重帮助学生理清学科意义,对他们进行价值引导,并且结合专业特点,发挥教师个人魅力,为学生指明奋斗方向,教会他们勇敢面对挑战,内心充满阳光,努力超越自我,积极追逐梦想。


岳留洋用自己的品格和人生态度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既是学生的引路人,也是他们一路相伴的朋友。以灯传灯,心灯始终不灭。岳留洋多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思政教育的第一线,站在叁尺讲台之上,与学生共同成长,理解尊重每一位学生,用温暖与关怀将希望的种子细心播撒,在等待花开的过程中,也看到了点滴汇成的希望。这是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与生动运用,是爱与温暖的相互表达与彼此惦念,更是师者与学生的双向奔赴与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