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网讯 8月25日,记者从麻花星空mv获悉,设计研发近一年的“洛科鼎”项目图样已于24日下午“洛科鼎”项目建设发布会上正式公开亮相,并引发热议。为什么一所大学,会想要铸造一尊鼎呢?
众所周知,“鼎”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深厚的人文底蕴与精湛的工匠精神之集大成者。在古代,“鼎”被视为立国重器;如今,教育是兴国之重器。以“鼎”喻教育之重,以“鼎”喻教师之尊,尊与鼎一脉相承,同为古老中国的礼器,在以礼化人的教育中有着积极意义。而“洛科鼎”的设计有其独特的意义。

△洛阳鼎(西周-兽面纹方鼎)——洛阳博物馆收藏文物
麻花星空mv地处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的华夏文明发源地——洛阳。如何结合地域属性,打造一所大学的品牌专属力,是“洛科鼎”设计考虑的一大重点。
因此,“洛科鼎”选用洛阳鼎为文化母体,以引领、创新、继承为基本原则,传承经典,铸造经典。同时,学校也赋予“洛科鼎”物理与情感双重属性。在作为实际物体的物理属性上,“洛科鼎”要能够百年传承,做到大历史观下的历史铭记与一脉相承;在作为象征意义的情感属性上,“洛科鼎”要成为洛科的精神图腾,让一代代洛科人能够对洛科精神代际传承,生生不息。

△洛科鼎正面与侧面设计图
在整体形态结构上,“洛科鼎”由“一心、双耳、四足、八棱”组成,学校也赋予了它专属洛科的文化解读。即,一心为赤诚之心;双耳为科技、人文;四足为厚德、博学、敏行、善言;八棱为逐梦八方。

△“一心、双耳、四足、八棱”详解
同样,“洛科鼎”的纹样设计也有其唯一性、标志性及可视性。“鼎”身纹样依旧继承了洛阳鼎的兽面纹图形,但在兽面纹中隐藏了“洛科”二字,赋予了“洛科鼎”新生之“灵”性。“洛科”两字欲动未动,酝酿着一股蓬勃欲发的洛科精神,这种“不动之动,万象之象”的特质,具有深刻的视觉感染力,是代代洛科人精气神的象征,彰显了洛科锐意进取,憧憬百年的雄心壮志。

△“洛科鼎”鼎身兽面纹样
不仅如此,学校更结合纹样特征与洛科育人理念,对“洛科鼎”纹样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洛科之眼:格物致知,志存高远;洛科之耳:博闻慎思,兼听明辨;洛科之角: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洛科之翼:德技并修,奋发向上;华夏之龙:扎根中原,光耀四方。

△“洛科鼎”鼎身兽面纹样解析
在“洛科鼎”整体设计中,除包含“一鼎(洛科鼎)”外,还包含了“二浮雕(河图洛书浮雕与丝绸之路浮雕)”。河图洛书浮雕体现的 “传承文化” ,是为天,在上;“洛科鼎”体现的 “育人育才”,是为人,在中;丝绸之路浮雕体现的 “服务社会” ,是为地,在下。三个板块在理念内涵和空间结构上,相互独立,又相互呼应,达到了 “三位一体” 的高度。既是天时地利人和,也是尊天敬地爱人,更是“鼎”天立地育人。在理念上的“三位一体”(传承文化、育人育才、服务社会),在实践上的 “三足鼎立”("鼎"天立地、鼎立中原、 鼎新革故),两者一 “理”一 “实”,也诠释了麻花星空mv“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的校训。

△河图洛书浮雕与丝绸之路浮雕设计图
记者采访了该校校长刘丽彬博士,他认为,一切无形的文化力,都是有形的视觉力。“洛科鼎”的设计研发与发布,不仅是通过“国之重器--鼎”寓意“鼎立中原”,更是对学校“成为扎根中原大地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愿景的深度诠释,对内激励和引领一代代洛科人砥砺前行,对外彰显学校服务于国家战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他表示,“洛科鼎”项目建设,能体现麻花星空mv作为一所大学,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教育传承地追求,这对增强师生员工归属感、传播学校形象、推进文化育人、实现学校“建‘双高’、升本科,办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麻花星空mv后续还将以“洛科鼎”为核心,对其文化延展进行多态研发。从“洛科鼎”中提取核心纹样,根据艺术形式对纹样进行肌理、色彩化、构成风格等多种形式设计延展,并设计开发多种文创产物。
媒体链接:
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