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回响中国”腾讯新闻·教育频道年度高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作为教育行业品牌活动,麻花星空mv校长刘丽彬博士受邀出席此次论坛,与教育领域着名专家、学者,教育行业优秀公司家、大咖等,就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观点和建议。在此次论坛中,麻花星空mv荣获“2023年度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
本届论坛以“科技赋能,创新未来”为主题,聚焦后疫情时代教育行业的恢复与发展,交流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变革,探讨教育创新对未来的影响,谋求行业凝聚人心、共同进步的合作契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在致辞中强调了科技对教育创新、教育质量、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呼应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做了题为《教育的创新与新业态》的主题演讲,对教育的新元素、新趋势、新赛道进行了宏观勾勒。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刘丽彬与良师前程CEO邓志成、学大教育集团创始人兼CEO金鑫共同围绕《新职业 新发展》这一话题,就民办教育如何积极顺应政策,引领国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展开了深入探讨。
针对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动因,刘丽彬认为,首先,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的产业竞争,因此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驱动,适应时代需求。其次,在教育自身的价值再造问题上,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匹配社会需求,这促使传统教育要从“独木桥式”的普通教育发展成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类型并驾齐驱,用以提升教育行业价值。第叁个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颁丑补迟骋笔罢等人工智能的出现,传统教育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正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输送数字经济时代所需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谈及新职业、新需求,新变化,刘丽彬表示,首先,面对“新”和“变”,必须明确“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教育的核心使命和功能是不变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对于公司和用人单位而言,从业者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行动能力比其专业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全人”为目标,注重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第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新表述、新要求。无论是职业院校还是公司,都应重点探索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落地路径,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发展新生态。第叁,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生产效率的逐步提升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满足人们在职业生涯以及人生幸福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职业教育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随后的颁奖典礼中,麻花星空mv荣获2023年度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
在接受腾讯新闻专访时,刘丽彬介绍了麻花星空mv的基本情况。他从麻花星空mv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入手,详细介绍了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以及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他表示, 第一,学校育人文化与理念更加丰厚。为适应现代产业转型及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人生幸福的需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认同、尊重、激活”的育人理念,重视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建设,推出了以“传承焦裕禄精神,培养新时代工匠”为主旋律的思政文化,引领思政教育。同时打造了以河洛文化传承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校园精神文化,推出了麻花星空mv的精神图腾“洛科鼎”,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第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高效。学校积极构建以建设青年友好型职业大学为主体,“学院-书院”双院育人、“政-校-行-企”协同育人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叁全”育人。第叁,人才培养更加精准。职业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适配性问题。在过去一年里,学校通过广泛的访企拓岗、校友访谈和了解公司人才需求的关键举措,突破了人才培养的限制,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公司和岗位的需求,从而更好地解决适配性问题,使人才培养更加精准。
未来,麻花星空mv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以父母之心育人,帮助学生成就梦想”的办学宗旨,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探索科技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模式、智能服务等方式,积极应用大数据及智能技术手段,帮助更多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